返回

大明镇海王_第798章,朝野上下都很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8章,朝野上下都很急[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是真的急了,不是假的。



上次在弘治皇帝书房这事情的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有多紧急,可是回去之后他才知道,自己家里面开办的纺织厂订单接了一大堆,可是却已经快没有棉花了。



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得到棉花,工厂就可能会面临停工,这工厂一旦停工的话,到时候就投资就要打水漂了。



并且为开个工厂,刘大夏家里还向大明第一银行这边借贷了二十多万两银子,这可不是小数字,一旦银行的贷款还不上,到时候这工厂都要被银行给收走,那就真的血本无归了。



“是啊,这冬天作战虽然对我们有诸多的不利,可是对于西域的瓦剌人来也是一样的,我们还可以出其不意,他们也是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在冬天对西域用兵。”



谢迁也是跟着点点头道。



不用,谢迁家和刘大夏家里的情况差不多,不仅仅将自己的资金都投资到了纺织工厂,并且也向大明第一银行这边借贷了大笔的银子。



大明第一银行借款利息低,放贷足,并且还可以分期还款,大家也都是很喜欢向大明第一银行这边借贷。



这不管是去南洋开种植园,还是去购买海船,又或者是去南洋开采矿产等等,大家都喜欢向大明第一银行借款。



利用大明第一银行的银子来发财,这也是成为了一个潮流。



很多人仅仅只是靠着借贷的银子,买上一艘船,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不仅仅回本,而且还大赚、特赚。



这开纺织工厂,有太多、太多的人借了银行的贷款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很急的原因。



“陛下不同意出兵,大家找我也没有用啊~”



刘晋一听就明白了,笑了笑无奈的道。



其实刘晋也是已经听人了,弘治皇帝的书房都差点被大明上下上奏的奏疏给淹没了,所有的奏疏都是清一色的请求弘治皇帝尽快对西域用兵。



这些奏疏当中有来自陕西、甘肃的地方官员,他们声情并茂的描写了瓦剌人的残暴,他们犹如强盗一般,经常扣边扰民,洗劫通过西域的商旅,甚至于还将以往的陈年旧事都出来。



有来自湖广的官员瓦剌人不识教化,不尊孔孟,大明有必要向瓦剌人灌输孔孟之道,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礼义廉耻,这样才不会做出背信弃义之事。



还有来自南洋地区官员的奏疏,上书西域和南洋地区一样,自古以来都是华夏故土,在汉唐时期,哪里都是华夏之地。



现在大明强盛至极,理应尽快收复华夏故土,恢复华夏衣冠,就像南洋地区一样,让西域尽快回归到大明的版图之中。



总之,从朝廷到地方,来自大明方方面面的官员都在向弘治皇帝上书,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总之就是要弘治皇帝必须现在、立刻、马上就出兵西域,收复这片华夏故土。



甚至于连朝鲜国的国君燕山君、倭国的国王东方胜仁同都像弘治皇帝这边上书了,西域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故乡,一直以来都沦落到了异族人之手,实在是可悲、可叹、可惜。



现在大明皇帝功盖三皇、德高五帝,武比秦皇汉武,文过唐宗宋祖,理应尽早收回西域,恢复我华夏故土,以告慰大诗人李白。



这都是些什么鬼。



朝鲜和岛国人竟然也掺和进来,关键是为什么要扯上李白?



刘晋知道这些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哭笑不得。



估计着弘治皇帝也要笑的肚子疼,各种各样对西域开战的理由都找出来了,一个个都还的冠冕堂皇,连朝鲜和倭国人都掺和进来。



当然刘晋其实是很清楚,现在大明和倭国、朝鲜的往来非常的密切,很多倭国人和朝鲜人都投资了大明的各个商行,同样的很多大明商人也是和倭国、朝鲜商人一起合作做买卖,做生意。



因为大明藩属国协议的存在,彼此可以自由往来,自由经商,自由定居,再加上朝鲜和倭国都在大规模的推行汉化教育,这也就有了朝鲜国君和倭国国王的上书了。



“臭小子,你就别谦虚了。”



“大家来找你,也是希望你能够去和陛下一,劝下陛下,不能再等下去了,再等下去的话,还不知道有多少工厂要倒闭呢。”



张懋看了看刘晋道。



他也没有办法,本来是坚定的站在弘治皇帝这边的,但是他也被人动了,不得不来劝刘晋也是上书给弘治皇帝。



出兵西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大家都很急,非常急。



必须要尽快马上对西域出兵。



“陛下这一次派往去草原,难道你们真的以为是去草原上吃羊肉的?”



“我是去草原上视察陛下的五万铁骑,大家不要急,陛下迟早会对西域用兵的。”



第798章,朝野上下都很急[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