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狂士_第133章0年风雨战云疾、王府大旗、扯作虎皮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章0年风雨战云疾、王府大旗、扯作虎皮[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当时靠着运粮换取盐引获利的陕西商人最多,原本陕西八百里秦川,自古就是中国粮食主产区。因此“食盐开中法”让陕西商人在此后赚取了巨额的银两。



在中国的古代讲究男耕女织,也就是说吃饭穿衣都不需花钱买,但是不好意思,食盐你却是必须要吃的!



朝廷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制定了食盐专卖的律法,经过官府允许,开具盐引的食盐叫做“官盐”,是正规合法的食盐,经营它的商人往往都是获利巨大。



也正因为如此,跟官盐相对的,就有了贩私盐的人。



因为贩私盐一被抓住就会被判重刑甚至处死,所以这些私盐贩子往往纪律严明,武器精良,作风狠辣,动不动就和稽查私盐的官军硬拼。



因此历史上的反王,很多人都是贩私盐起家的。比如说唐末造反的黄巢,还有朱元璋起义时的对手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全都是私盐贩子出身。



甚至咱们那位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时的经费,也大多是从私盐上得来的。



当蓝姑娘说到这里时,沈渊皱了皱眉。



到现在还没说到徽商,看他的样子显然有点急了。



这时的蓝姑娘摆了摆手,示意马上就到了,姑娘又接着说道……



然后到了大明弘治五年,当时的户部尚书叶淇,将输粮换引的“开中法”,改成以银换盐引的“折色法”。



也就是说,商人不必再千里迢迢送粮食到边关,而是直接拿出白银就能购买盐引。于是大量贩卖官盐起家的陕西和山西商人就离开了家乡,涌入了扬州一带。



蓝姑娘笑着说道:“在前些年,扬州城里的陕西和山西商人,靠着贩盐赚来银子修筑园林、蓄养家仆,那可是牛气得很!”



当时的扬州人看不惯他们那么有钱,于是就说这些西北盐商:“高底馕鞋踩烂泥,平头袍子脚跟齐。冲人一身葱椒气,不待闻声是老西。”



“可是他们的好日子,很快就到头了。”就见这时蓝姑娘指了指沈渊笑着说道:“毕竟在淮扬一带贩盐,那些西北来的商人,还是没有本地人来的方便。”



所以在这三五十年之内,两淮之地的徽州盐商,开始飞速蹿升起来。



那些徽商喜欢让子弟读书,很有耐心地培植官场上的势力,又有地方上人头熟的优势。再加上盐业本来就是官商色彩很浓厚的行业,所以徽商慢慢在官盐生意的方面,做得越来越强。



到后来,山西和陕西的商人受到挤压,没办法两伙西北人结成了一股。他们在东关街上修建了气魄宏大的山陕会馆,联盟起来共同对抗徽商。



“尤其是在这几年,”蓝姑娘看着若有所思的沈渊,淡淡地笑着说道:“秦晋商人和徽商的矛盾越来越深,他们为了一点点小事,就去打官司告状。”



“那些官司一打就是积年累月,谁也不敢服输,几乎到了恨不得生吃对方的程度!”



“所以那十六个死者,如果是有人派他们到聚恒昌钱铺门前,让他们做监视徽商行动的暗线。我估计十有八九,是那些秦晋商人派去的!”



见沈渊抬起头来看向自己,眼里带着思索的神色,蓝姑娘微笑着说道:



第133章0年风雨战云疾、王府大旗、扯作虎皮[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