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义的使命_第1877章 事故背后的故事(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77章 事故背后的故事(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加之这些年出国打工热,他们本民族又与某国语言相通,所以,不管年轻还是年老,不少人去那个国家打工挣钱。



“村子都成空村了,为什么还修建这么漂亮?”



老头撇了撇嘴,“听说市里要把我们村建成什么民族风情村,把原有的老房子全部推掉,重新盖了这些房子。”



“可大多数村民不住在这儿了,房子一直空着。没人管,没人收拾,白白让风吹着,让雨浇着,太可惜了。”



“我家就我一个人住,还不错。你们看我的邻居,房子都有裂缝了。再放几年,就得变成危房。”



陈先和老头对话,厉元朗在旁边听得一清二楚。



离开这户人家,厉元朗板着脸,什么都不说,直接上了越野车。



看到这种情景,马宇顿时傻眼了。



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恰好吴超林过来,在他耳边生硬挤出一句话,“你干的好事!”



和马宇有差不多反应的尹东,都不敢瞅马宇,害怕这位马书记把他吃了。



灰溜溜上了厉元朗的车,上车前一刻,忍不住瞄了马宇一眼。



那张快要变黑的脸,尹东预感不妙。



脖子一缩,真想把脑袋缩进脖腔里。



在车上,尹东索性也不瞒着,简明扼要提到修建新光村的过程。



当初是马宇书记下来调研,正好路过新光村。



他见这里山清水秀,又是个朝鲜族村落,提出要把这里建成特色朝鲜族风情村。



市委书记发话了,文光县委不敢不重视。



伸手从向市里争取到一笔款子,县财政又挤出一部分。



用了半年时间,建成新光村现有规模。



厉元朗只管听,一句话没说。



但心里却如掀翻调料盒,五味杂陈。



马宇不做调查,不搞调研,心血来潮,斥资修建一个快没人住的无人村。



浪费财政资源不说,还导致大片房屋空着,简直就是渎职,就是犯罪!



不过,他尽量压着火气,调整情绪,不至于影响接下来的心情。



关索镇书记和镇长,率领全镇领导班子成员,早早列队迎接厉元朗一行。



下车后,厉元朗和大家见面打了招呼,没在镇政府停留一分钟,直接前往多利华食品厂。



罗远利今年四十九岁,高高的个子,有点瘦。



穿了一件黑色夹克,戴一副金丝边眼镜,颇有风度。



在他身边,站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孩儿。



是他的女儿,名叫罗佳。



罗佳大学刚毕业,女承父命,回到家乡帮助父亲打理工厂。



获悉省长要来视察,特意从县里赶过来。



一个是陪同省长,另一个充当翻译。



毕竟父亲是聋哑人,沟通困难,需要有她在场。



罗佳长相甜美,青春有活力。



最主要的是,她是正常人。



罗远利一见罗远利,十分激动的紧走几步,老远伸出双手。



握紧厉元朗的手,罗远利比划着。



身旁的罗佳适时翻译,说她爸爸代表全厂工人,热烈欢迎厉省长和各位领导光临他们厂。



厉元朗和罗远利客气几句,在众人簇拥下,走进工厂大院。



路上,罗远利介绍工厂概况。



并领着大家走进车间。



进车间之前,所有人都要穿上白色大褂,脚上要穿鞋套。



车间很干净,工人们全都在各自工位上忙碌。



正如之前了解的一样,这里工人,至少有一半身患残疾。



根据工人残疾情况,安排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岗位上工作,确保每一名残疾工人都有事做,都有钱挣,这是罗远利的一贯宗旨。



罗远利比划,罗佳也不时插言,告诉厉元朗。



他们生产的食品,手工占了近一半。



按她父亲的意思,越接近原始工艺,越能保证食品的良好口感。



而且,他们的产品纯绿色,不放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



保质期只有三天,一旦过了保质期,将全部拉回来处理掉。



厉元朗频频点头,满意的说:“做生意就是要讲诚信,特别是食品行业。听了你们的介绍,你们做得很好,值得称赞。罗厂长、罗女士,有什么困难吗?有的话,政府一定想办法解决。”



第1877章 事故背后的故事(下)[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