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唐红_第0632章 族群的毒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32章 族群的毒瘤[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琼不在乎那些重要人员的生死,哪怕那里面有他昔日的同僚,亦或者一同作战的同袍。



他在乎的是那些无辜将士的生死。



那些人虽说造了大唐的反,可他们却是因为忠于大唐才造的反,不该死伤无数。



虽说他们忠于的是李世民,不是李元吉,可李元吉既然已经稳居了上风,并且已经逐渐的将他们掌握在手中了,那就不该多造杀伐。



“此事我会告知苏定方的,你无需多管。”



什么时候结束,李元吉心里有数,所以不需要秦琼多问。



在秦琼看来,赵州的战事该结束了,但是在他看来,赵州的战事还差那么一点点。



虽说赵州已经被打烂了,都畿道不忠的人也已经被枭首,赵州李氏也已经成了过去式,但赵州李氏的残余还在河北道的其他几家豪门奔走。



这几家豪门会不会在赵州李氏的游说下下场,什么时候下场,谁也不知道,所以必须再看一看。



此次大唐动用的兵马数量巨大,耗费自然也巨大。



仅凭着国库里的那点钱粮难以支撑,加上交州运来的粮食也杯水车薪。



从赵州李氏劫掠来的钱粮也仅够河北道和太原府两地战场的将士们人吃马嚼的,关中战场上所需的钱粮仍旧不知道在那里。



所以其他几家豪门若是愿意下场的话,就可以打击一波,将代价转移出去。



关中战场所需的钱粮,相信声名赫赫的五姓七望凑一凑还是能凑出来的。



原本,从赵州李氏劫掠来的钱粮是够的,毕竟赵州李氏数百年来积累的财富相当庞大,支撑一场大型的战事还是游刃有余的。



只是赵州李氏的财富中,钱财更多,粮食仅够一处战场所需。



各地的豪门在知道了突厥人即将来犯的时候,疯狂的收粮囤粮,如今粮价已经涨到了一个寻常人吃不起的地步。



并且市场上还没有多少粮食售卖。



即便是手里有大量的钱财,也换不来大量的粮食。



因为各地的豪门都很聪明,只放出了一丁点的粮食,确保各地的百姓有粮食吃,不会聚众作乱,不会聚众抢粮,剩下的多一粒也不往外放。



遇到了有人大肆收粮,就会相当警惕,不仅会用各种手段针对,还会想办法将其收到的粮食毁掉。



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想要大批粮草的话,就只剩下了两条路可选。



一条是跟豪门谈条件,一条是拿出大量的钱财分给他们。



两条路李元吉都不愿意走,所以就只能等一些不长眼的豪门送上门了。



说来也讽刺。



今年大唐的春粮来了一个大丰收,春夏两季又风调雨顺,可以预料,秋粮也会大丰收,可朝廷愣是没有囤到多少粮食,以至于大军都出征了,所需的粮草还没有集齐。



各地的衙门,以及各地的藩王也不知道怎么了,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样,在缴税的时候统一交钱,没有几个交粮的。



若不是李纲、裴矩、陈叔达等人在关键时候下了一道各地衙门、藩王交上来的税赋中必须有一半是粮食的话,估计李孝恭率军赶路期间所需要的粮草都要东拼西凑。



李元吉总算是体会到了被世家豪门所制约的难处了,也总算体会到了李世民、李治、武则天三人对付世家豪门的决心了。



就这些一个个在国难期间,都等着发国难财的家伙,不铲除了,留着过年啊?



难道他们就不明白倾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吗?



真以为大王旗怎么换,都不影响世家豪门长存吗?



异族铁蹄南下的时候,有几个世家豪门挡得住?



刀子架在脖子上的时候,你拿什么去威胁人家?



百姓尚且知道国破家亡的道理,世家豪门又岂会例外?



一个个都被捧的太高了,惯的太坏了,把门第和氏族利益看的太重了,完全不顾族群利益,被铲除是应该的。



毕竟,掌握着大量族群的利益,却不知道为族群奉献,为族群出力,反而给族群的发展使绊子,族群不铲除你铲除谁?



作为掌权者,关键时候,需要钱粮的时候,不杀这种猪杀谁?



难道去杀百姓吗?



“柴绍那边有新消息吗?”



李元吉在否决了秦琼的提议以后,盯着李神通问。



柴绍在李靖回京以后不久就赶到了河北道,接替了李靖成为了河北道大行台兵部的实际掌控者,如今正屯兵冀州,防着李艺呢。



之所以没有将兵马压到易州、沧州一线,也是不想将李艺给逼反了。



毕竟,李艺现在还没反呢,也没有异动。



把兵压到李艺家门口了,那就是在逼李艺反。



虽说李艺已经到了不反不行的地步了,但现在反和以后反对大唐的影响截然不同。



第0632章 族群的毒瘤[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