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_第172章 商业布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 商业布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宋朝在这方面就强太多太多。



而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现在摆在面前,就直接影响了商业的原始布局。



归根结底,还是要加快推广银行,做货币的更新迭代。



要不然想要迈入商业时代就是瞎扯淡。



而北京城的银钞消费试点,就相当于经济特区的模式一样,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接下来,时代已经在召唤了。



这才是目前最紧急的问题,最需要立刻解决的问题。



试想想,你带着一两银子,去雅兰堂,你想买两盒香皂和一瓶香水,恰好掌柜的零钱都没了,咋办?



你只能说,下次吧。



古代又没有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



这也是崇祯为什么叫曹化淳来皇家银行的原因。



不仅如此,来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些事都是围绕着银行来做的。



什么事?



水泥厂、水渠、肥料厂、初代蒸汽机量产等等。



为什么这些事都是围绕着银行来做呢?



因为这些其实都是基建,基建需要劳动力,劳动力需要钱,钱从哪里来?



当然是打开印钞机!



为什么要做这些?



回到新农政上!



因为要大力发展农业,这些基建,几乎都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降低粮食价格,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吃的上饭。



水泥路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水渠可以灌溉良田,肥料厂更不必说,而初代蒸汽机本身就是用来抽水的。



崇祯在下一盘大棋。



他在调动一切的资源,来为农业服务。



吃饭是天大的难题,但是他愿意做更多艰难的事,去攻克这个难题!



所以,张凡的这个逻辑规划其实很清晰了。



想要大力发展农业,就必须要有配套设施,配套设施需要人工建造,包括原材料、工具、俸禄等等。



这些都需要钱,而钱就从银行来。



银行的银钞,借助雅兰堂在各地推行,建立民间对银行的信任。



所以,在银行大肆推行的现在,雅兰堂的业务也在跟着铺开,双方相辅相成。



一旦民间对银钞有了信任,没有理由不去用银钞,毕竟以物换物,银子这些都不方便。



崇祯题:“曹化淳,说出你认为的解决方法。”



曹化淳道:“陛下,北京已经证实可行,所以,臣(太监在正式场合也称臣)希望各地也推出相关政策,在雅兰堂买商铺,必须使用银钞。”



崇祯道:“孙阁老,你认为呢?”



孙承宗道:“陛下,既然银行已经铺开,并且开始全力推行,依臣看是完全可以将北京的经验照搬过去的,这一点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王永光接过话道:“陛下,臣倒是觉得,银钞的推行可以作为明年各地政绩的主要考核之一。”



崇祯低眉沉思片刻,道:“先从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和湖广开始推行,此事等明年二月的大朝会做具体商议,在做宣布。”



“是!”



之所以划定一个范围,是担心如果一下子全国,印钞机怕是印不过来。



不仅如此,目前这几个省也是行政经过整顿了的,执行效率应该会非常高。



其他的省,要推行银行,肯定会惹出许多风风雨雨来,到时候又搞得朝局不稳,对银行肯定会有诸多影响。



所以,不急,先在这五个省推行,能成功就胜利了一半了。



第172章 商业布局[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