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_第400章 国正,则民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0章 国正,则民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承恩将这些法案接过来,放在皇帝的御案旁。



崇祯也没有急着看,而是道:“朕在与孙大人商议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你也一起听一听。”



顾炎武道:“是。”



这一年的顾炎武才二十岁,已经在立法院做了两年半的博士。



相比来北京之前,他变得更加成熟而睿智。



江南神童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



而一边的孙承宗却看出了端倪,皇帝明显非常喜欢顾炎武,此时商议郑芝龙的事情,将顾炎武留在这里,看来是要栽培顾炎武。



崇祯将郑芝龙的捷报给顾炎武也看了,后者站在一边,没有插话。



孙承宗接着刚才皇帝的问话,他说道:“陛下,老臣以为,郑芝龙毕竟是海寇投靠朝廷,郑芝龙本人深受皇恩浩荡,对朝廷忠心不假,但他下面的人,一个个都是常年在海上刀口舔血的,桀骜不驯,若是现在全部编制到海军总府衙门麾下管制,天武军与东南水师必然生出间隙。”



崇祯点了点头,显然是赞同孙承宗的看法。



孙承宗继续道:“郑芝龙不遵皇命,虽然有罪,但也不能以罪论处,否则刚立大功,又受责罚,人心晃动,于局面不利。”



“老臣认为,先调郑芝龙极其家人回北京,再让海军总府衙门给李性忠一道军令,让他以朝廷的名义,征讨红夷人。”



崇祯越听越满意,孙承宗果然是孙承宗,句句都说到点上。



为何要先征讨红夷人?



因为矛盾要尽量往外转移,不要把矛盾扔到内部了。



一旦矛盾扔到内部,天武军就会与郑芝龙的人发生摩擦,到时候朝廷要如何处置,就是个难题了。



毕竟郑芝龙现在有大功在身。



既然郑芝龙不愿意杀荷兰人,干脆就让天武军以朝廷的名义去执行。



待平定荷兰人后,再回头来整顿东南海域也不迟。



崇祯的思路基本上也是如此。



这是眼下处理这个局面最好、也是最稳妥的手段。



崇祯点了点头笑道:“爱卿深得朕意,那就按照这般来,就由军委会给海军总府发敕令,秘密筹备攻打红夷人之事,至于还需要多少战船,就听李性忠和袁可立的吧,咱们就不干预前线了,提供资源即可。”



孙承宗道:“陛下圣明。”



崇祯又道:“顾炎武。”



“臣在。”



“你有什么想说的?”



顾炎武道:“陛下,微臣资质尚且,不敢多言,但陛下问及,微臣献丑。”



“臣年少在江南也有听闻,东南沿海商人出海,需向郑一官缴纳钱两才可通行,当然,郑一官的战船的确为他们提供了海上的庇护,免受海寇侵扰。”



“但微臣认为,此时当为朝廷之责,陛下锐意开海,朝廷海军自有庇护大明商人出海之责任,而商人亦有义务向朝廷缴纳出海商税。”



“如此看来,郑一官是代朝廷在收税,而进入了私人口袋,此乃问题之根本。”



顾炎武三言两语便切中问题之要害根本,让崇祯和孙承宗都颇为欣赏。



崇祯道:“那你有何建议?”



“学生愚钝,暂无良策。”



崇祯道:“方才孙大人也说了,朝廷可先敕令讨伐红夷人,驱逐外敌。”



“至于后面,朕以为,朝廷当立《大明海洋法》、《大明海军法》、《大明海关法》等诸多律法,以大道行之,解东南之局。”



“记住,朝廷对外,行大道,弘正气,朝廷正,则国正!国正,则民正!国家自然繁荣富强!”



第400章 国正,则民正![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