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_第513章 外汇储备,朕有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世界首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3章 外汇储备,朕有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世界首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例如各方势力的反抗。



就说成祖到宣宗年间,大型反抗暴动次数就高达61次。



因为在唐朝以后,交趾脱离中原王朝统治几百年,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王国意识。



明朝每年要在交趾行省投入军费300万两,每年收上来的税却只有7万两而已。



所以宣宗年间,就直接撤兵了。



这和后世的美帝在各地撤兵有些类似。



总体来说,国家不是慈善机构,坐在紫禁城里的皇帝和大臣,都得懂得算账的。



现在呢?



难道崇祯面临的局面也是如此?



那收复安南还有什么作用?



当然也的确可能会遇到大规模的反抗。



不过,作为21世纪的大好青年,张凡一直知道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什么问题?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并存的。



而安南虽然有了王国的概念,但是其本身内部的阶级矛盾是非常尖锐的。



如果不是成祖年间派过去的大明官员贪得无厌,在当地横征暴敛,也不会激发如此剧烈的反抗,当地的地主豪强更没有机会组建起大规模的农民来反抗大明朝的统治。



说到底,阶级矛盾才是主要矛盾。



所以,想要消化安南国,是不能直接抢的。



那怎么办?



买啊!



可是,不是说朝廷没钱了么?



怎么可能没钱了!



印银钞?



不不不,银钞岂是脑袋一拍就能印的?



且不说印大量银钞本身需要大量时间。



就算将银钞送到安南升龙城,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强迫安南国老百姓接受银钞。



即便是大明朝的老百姓接受银钞也用了好几年时间。



那么钱从哪里来?



郑家不就刚交了一笔钱么?



而且有一个经济学问题现在摆在张凡面前?



什么经济学问题?



朝廷现在在大规模推行银钞,民间在大规模用银子兑换银钞。



朝廷现在其实是有许多储备的银子的,这些银子在明面是不能在国内投入使用的,因为官方现在正在大力扩大银钞的使用。



如果再将银子投入民间,就是在挤兑银钞,对新政是不利的。



好了,解决方案就来了。



官方不能在国内用银子,安南总可以吧?



没错,可以将这些银子当成外汇储备来使用。



至少在崇祯七年,银子还是国际通用货币!



所以,这个问题是可以立刻解决的。



九月一日的下午,白礁港已经没有那么炎热了。



崇祯在后院读完了骆养性呈报上来的关于郑家家产上缴的汇总。



第一批拟定出来的白银有1300万两。



1300万两则算成后世的斤,有多少斤?



近100万斤!



这是郑家拥有的现银,其他资产当然就是船只、火器、货物、士兵等等。



1300万两,足够崇祯在安南买几千万石粮食了!



看完这份汇报,崇祯已经不在乎锦衣卫在中间拿了多少,这些目前看来都是小事。



大事就是先把整个大局往前推。



当天下午,崇祯就给在上海港的李岩写了一封敕令:迅速征调商船,前往安南采购粮食。



已经在上海准备了三年的李岩,现在最不缺的就是船了。



几天后,他接到皇帝的敕令,就开始大规模的召集商船。



现在是九月,第一批粮食,在12月份的时候,肯定是可以抵达京师的!



第513章 外汇储备,朕有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世界首富[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