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_第681章 未来的世界第一大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1章 未来的世界第一大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这事其实还涉及到贸易逆差的问题。



如果大明朝的东西卖得好,自然是不缺银子,会有大量的银子流入进来。



但是总得以防万一吧。



而且未来从海外进口的东西太多太多。



并且,想要推行大明银钞国际化,手里必须有足够的金银储备。



银钞得和金银挂钩,至少这个年代没有石油这玩意儿。



如果金银储备不够,谁愿意接受银钞?



十一月初十,北京下了一场小雪,一切都显得干净、清丽起来。



在黄宗羲的带领下,李岩带着从上海府过来的一些官员以及三个民间商人,参观了北京制造局刚制造出来的蒸汽机。



这三个民间商人分别叫王兴来、刘慧文、钱常松。



为什么是这三个人?



这三个人以前其实是普通小商人,被李岩选中,重点在上海扶持。



王兴来现在是上海棉织业的大老板。



刘慧文则是运输业的。



钱常松则是茶商。



上海府之前还没有开放,他们是怎么赚到钱的?



对辽东和天津。



例如棉织品几乎全部运到了天津和辽东这两个地方,作为战略储备物品到了军队里。



明军穿的棉衣中就有一部分来自这个王兴来。



这三个人,可以说是李岩现在在上海府扶持得最成功的三个人。



他们这一次到北京来,其实也是崇祯的意思。



上海要更加大力度的投入,必然是需要快速扶持商业的。



扶持商业就必须扶持一批民间商人,则先得打造几个标杆。



他们先到北京制造局的纺织厂来考察蒸汽纺织机。



当李岩第一次看到蒸汽机带动下的纺织机的时候,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惊。



王兴来、刘慧文、钱常松也全部被震撼到了。



他们看到有工人在那里添加煤炭,然后连接起来的飞梭纺纱机在自动运转着。



这样的场景,仿佛被施加了传说中的术法一样。



但是随着新学中物理学的普及,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接受。



黄宗羲说道:“我们都做过测算,这种蒸汽纺纱机的速度是手工纺纱机的7倍以上。”



“它最主要的是不知疲倦,不需要休息,可以源源不断。”



“以前5个人做的事,一台蒸汽机就可以完成。”



李岩不由得感慨:“变化太快了,没想到朝廷已经研制出这等神物。”



黄宗羲小声说道:“这是陛下与格物科学院的人一起研制出来的。”



“陛下真乃神人。”



一边的王兴来几人不由得赞叹感慨。



“李兄,陛下还说了,你上海府要多少台都可以,优先给你们提供。”黄宗羲笑了笑,“不过不是免费,得找我们购买。”



李岩哈哈笑了两声:“好说,钱都不是问题,只要货是好货。”



黄宗羲拉着李岩到一边,小声说道:“李兄啊,还有些事,我先给你提个醒,这一次朝廷要对吕宋岛全面打开海禁,上海是准备重点培养的,现在朝中有人已经起了争论。”



起了争论?



李岩立刻明白,去年的时候,朝廷已经开放了各个港口,不过只接受安南过来的粮食。



但现在不一样了,朝廷要全面打开海禁,与南洋做贸易。



这里面就牵扯到一股新的政治势力的崛起。



例如以周延儒为代表的市舶司,以郑芝龙为代表的海军。



这些全部将会在之后的朝堂上拥有重要的话语权。



第681章 未来的世界第一大城[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