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_第780章 一揽子新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0章 一揽子新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次从初犯,朕不追究你的责任,配合吏部、廉政督察总府严查整个商务部!”



“臣领旨。”



“此次牵扯诸多官员撤换,吏部和内阁要做好官员选拔。”



“朕要说的第五点就是官员选拔、考评一事。”



皇帝从桌上抽出一本《为官》的册子,他说道:“这是朕写的官员手册。”



“吏部和礼部可以在朕的这份《为官》上进一步补充,必须编入科考中,吏部对官员政绩考核,礼部也要建立一套机制,各省官员,每一季度要学习、编写自己的为官之道,作为官员品行考核标准。”



王永光出列说道:“臣领旨。”



这就完了?



还没有完。



还要从制度上进一步在完善各地官员的管理。



皇帝又说道:“从今天起,各省皆设巡抚,巡抚他们的官员和地方行政官员要分开,巡抚衙门的官员从省、府、州,要下沉到县。”



“另外,里甲制度要改制,在顺天府优先推行镇和乡。”



“每一县分10个镇,每一乡分出10个里甲,皆由朝廷委派官员治理,巡抚衙门领设官员进入镇和乡。”



这就是一套全面内政管理制度了。



明朝的时候,最下面的一层官府是县,县下面是没有镇,也没有村的。



里甲制度里的里长可不是朝廷正式官员,是从乡绅里推选出来的。



这是为了方便收税。



为什么明朝没有镇长和乡长呢?



难道古人这么笨吗?



当然不是。



你想想啊,明朝有1427个县。



如果每个县下面设10个镇长,镇长人数要达到14270人,乡长人数要达到142700人。



如此以外,朝廷编制必然空前臃肿。



古代交通设施有限,即便朝廷设置了镇长和乡长,也未必真的能有效管理。



所以干脆不设置,靠乡里的乡绅管理。



这就是古代皇权下不了乡的原因。



但现在不同了。



一、现在华北的水泥路网已经建成了,各地都开始大规模建设水泥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二、新农政时代的新农政指挥所现在在全国各地扎根,新农政指挥使都是朝廷编制,天壤在农村就有了管理土壤了。



现在只需要将新农政指挥使升为乡村官员就可以了,优秀的提拔为镇长。



三、朝廷有钱了,能够养那么多官员了。



当然,皇帝在这里面重点强调的巡抚制。



这里的巡抚你可以理解为后世是省委一类的官员,主要管理地方的人事、官员作风,至于行政权,还是在布政使、知府、知县等人手中。



单独分出人事、官员作风的管理,明显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朝廷对行政的管理。



现在这一次的纪永平案,牵扯进来的地方官员也非常多。



现在也是时候设立新制度开严抓纪律了。



“里甲、镇乡制度的改制,由内阁首辅亲自抓,这件事关乎广大的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定要打扎实。”



韩爌连忙出列:“臣领旨。”



“廉政督察总府现在也要设置人手,从省、府、州、县,到镇乡,不要担心人多,朝廷养得起。”



“贪污是国家公敌,是新政公敌,是全民蛀虫。”



“朕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民间的经济正在日新月异,朝廷的衙门改制也要跟上时代。”



【作者题外话】:昨天回了一趟湖北,今天陪父母,所以更新晚了,大家不要着急,稍后第三更



第780章 一揽子新政[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