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_第809章 西直隶的困局和皇帝带来的希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09章 西直隶的困局和皇帝带来的希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之所以让红娘去取这份机密文件,张凡是想让红娘参与进来,给自己分担一些压力和事务。



这种绝密之事,自然还是要选自己最信得过的人。



田秀英、张嫣、周婉言她们,都太过温柔,红娘是领过兵的。



红娘凑过来,大眼睛在文件上扫过,眨巴眨巴眼睛,好奇地说道:“写的什么?”



“一是发现了皇太极隐蔽的城寨,二是西北的局势。”



崇祯看着红娘,颇有些溺爱的眼神,他知道红娘其实一直对打仗很感兴趣,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这些年,从来没有闲过。



不过红娘有短板,就是对大局的推断方面欠了许多火候。



张凡很耐心地说道:“一是关乎到辽北的局势,辽北地广人稀,皇太极要隐藏,我们很难找,而且连修城寨也有风险。”



“一旦找到皇太极的隐蔽城寨,快速消灭,预备役就可以大胆地在辽北筑城,朝廷也可以大胆从关内移民到关外。”



“二是西北的局势,喀尔喀蒙古人在西北取得了军事上的优势,接下来的局面有这样几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喀尔喀蒙古(漠北蒙古)和瓦剌蒙古势力相互消磨,让叶尔羌汗国乘虚而入。”



“二种可能是喀尔喀蒙古击败瓦剌蒙古,势力壮大,重新崛起,这样大明就多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对手。”



“三种可能是瓦剌人反击,击退喀尔喀蒙古,维持之前的原状。”



“朕最好奇的是,西北的罗斯人此时得知蒙古人在西北大打出手,他们是什么反应。”



要知道,瓦剌人在明末是阻隔了俄罗斯人在西北的扩张的。



现在局势已经大变,俄罗斯人会不会趁着西北大乱,趁虚而入?



西北的局势非常混乱,还有更多信息,是崇祯看不到的。



红娘说道:“那以现在的情况,咱们要出兵吗?”



“出兵?”崇祯摇头,“不出兵,现在西部战区最重要的是做好这样几点。”



“一、陕西到甘肃的交通线布置起来。”



“二、养马场扩编,武器库建设。”



“三、嘉峪关到敦煌这一带是空白,必须建立一连串的城镇。”



“四、要开放免税政策,吸引大量老百姓去河西走廊做买卖,购置地产。”



“把这四点做好,是目前咱们要做的,且必须做的,玉门关以外的事情,先不急。”



“那夫君此次来陕西,正是为了这些事?”



“没错,陕西作为甘肃的后勤,是关乎到西域的未来,朕必须亲自多走走。”



红娘感慨说道:“做皇帝好辛苦。”



是啊,尤其是做明朝的皇帝,是最辛苦的。



应该说中国帝制时代的皇帝,一年比一年难做。



秦汉的时候,官府的首脑是丞相,丞相开府治理天下,百官都得向丞相汇报。



内阁的票拟,司礼监的批红这些权力,都在丞相手里,不需要经过皇帝同意。



皇帝可以在后宫睡睡懒觉,朝政的时候问问大事情就差不多了。



后来隋唐宋的三省六部,皇帝也不必事事躬亲。



真的累是从朱元璋时代开始,把宰相废掉了,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成了官府的首脑。



大小事务都要皇帝来御批,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俩还扛得住,后面没有一个皇帝扛得住这种高压工作的。



张凡那也是死撑着的,并且他已经无形之间给内阁和军委会放了许多权。



否则许多事挤压着,根本不可能快速推动。



其实张凡一直想对中央的权力进行重构的。



明朝废除丞相后,成立内阁,内阁就是个阉割版的中书省,只有建议权,没有审批权。



千年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在明朝被彻底解决,但是代价就是行政效率大大降低。



当国家的疆域和行政,空前扩大,当社会的经济和文化迈入多元化发展后,所有的审批权全部牢牢抓在皇帝手里,是不可能的。



皇帝即便一天24小时不睡觉不吃饭,也不可能处理完那么多问题。



当然,这是后话,此事关乎中枢机要,他暂且不提。



按照他去年年底调度中央军预备役给的目标,现在辽北的十座城寨应该已经修建完成,并且沈阳铁路局也正式成立。



这些都预示着辽东和辽北的局面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七月初十,崇祯招见了陕西省巡抚施凤来,布政使伊尹,农务司司丞史可法,西京知府马士英。



还有西京军事学院院长马世龙。



没错,就是在辽东灭国之战中失去一条腿的马世龙。



作为前御林卫第一军团的统帅,马世龙现在身负中将军衔,光荣退休,被安排到西京长安的军事学院来做院长。



这也足以证明崇祯对西京军事学院的重视程度。



据说不少西部战区的军官,都必须定期回学院总结、复盘、分享。



当然,西京制造局、煤矿局、钢铁局等等一把手全部到场了。



第809章 西直隶的困局和皇帝带来的希望[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