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_第937章 天朝的大基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7章 天朝的大基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年半时间,在大西北修建了纵深六百里的城寨。



这是什么概念?



想想,你出去旅游,带领100人,已经觉得各种麻烦了。



现在是调动100万人,在大西北修建一条战略纵深。



这对一个国家的组织能力的挑战是巨大的。



如果不是西北是大战区,有军队做协调,别说在那里修建纵深,仅仅只是调动100万人这个动作都没法完成。



据军委会上报,西北战区,仅仅工兵人数,就达到了30万。



这是根据实际情况做的调整,以至于西北大战区的军费暴涨,洪承畴成为众矢之的。



但话说回来了,调集100万人,也幸亏是水泥路修建完成了,否则粮食根本过不去。



100万人2年需要多少粮食?



平均一人一天吃3斤,一天吃300万斤,两年吃22亿斤,差不多2000万石粮食。



算上损耗,两年要往那里送3000万石粮食。



这相当于万历年间一年朝廷的总税收!



而且,100万人,有多少人此时此刻,已经埋骨在大西北了?



肯定有很多。



那些城寨下面,是用人骨堆积起来的。



无数孩子失去了他们的父亲。



那是用一代人燃烧出来的。



而且必须去燃烧。



如果这一代不做,指望下一代去做吗?



时代的车轮啊,繁华的城市耸立起来,但下面的背负者,却伤痕累累,白骨皑皑。



沉默了片刻,崇祯才开口说道:“保障工作都做好了吗?”



袁可立回答道:“回禀陛下,军民的保障体系是完备的,有负伤者,或者牺牲者,都会得到抚恤。”



说到这里,一边的毕自严终于忍不住了:“陛下,国库已经空了。”



呵呵,每次大家热血的时候,毕老爷就会适当的出来倒一盆冷水:大家冷静冷静哦,现在咱们没钱了哈!



“陛下,国债都用完了。”



皇帝笑道:“李岩,你来说说。”



李岩上前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必担心。”



“此话怎讲?”



“目前天津造船厂每年造200艘民用船,登莱造船厂每年造200艘民用船,海州造船厂每年造出100艘民用船,上海造船厂每年造出民用船300艘,厦门的造船厂每年也能造出150艘民用船,广州甚至能造船350艘民用船。”



“随着商船数量快速供应,沿海对辽东、朝鲜、扶桑的贸易正在快速扩大。”



“臣还看了台湾巡抚熊文灿的汇报文书,台湾在这几年人口增长迅猛,海运发达,与大陆之间的贸易数量也大幅度增加。”



“另外,吕宋岛上的土著人口也非常多,这些全部都是消费源,可以大规模增加国营商社的总收入。”



“去年一年国营商社对外贸易营收为1000万两,臣预计今年,可以达到3000万两。几条铁路也已经开通,内需进一步扩大,国营商社对内的营收也将进一步增长。”



“所以,臣以为,不必太担心。”



李岩一上台,就表现出了他对大明朝目前商业形势的熟悉和深刻的理解。



即便他才33岁,他的洞察能力和执政能力,也让其他内阁大臣无话可说,心服口服。



崇祯说道:“既然如此,那诸位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陛下,郑芝龙上报,他派人押送了一批战犯,正在北上京师的路上。”



袁可立将那份汇报呈递上来。



战犯?



当然是西班牙总督瓦德斯,还有大汉奸李昌隆这些人。



第937章 天朝的大基建[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