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_第946章 世界格局变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6章 世界格局变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然是一路横推!



明军涌入城中后,开始精准地打击欧洲人。



他们现在也分辨不出来哪些是葡萄牙人,哪些是荷兰人或者英国人。



先全部干一波再说。



很快,明军就遇到了防御的荷兰人,双方开始在马六甲城打起来。



荷兰人也展开了非常强悍的防御,他们的军队组织能力和抗压力都非常强。



双方相互开枪,即便明军是后膛枪也花了足足两个小时,才粉碎荷兰人的狙击。



下午五点,明军将马六甲城完全包围。



到此,这座城正式掌握在明军手中。



这意味着,东西方商贸的咽喉冲要正式掌握在了大明朝手中。



这对大明来说,到底有什么好处?



一、大大降低了东西方贸易中的大明朝商业的成本。



这作何解释?



以前明朝商人将货物运输到南洋,需要交高昂的税,所以商品会卖得更贵。



例如北京制造局生产的一匹丝绸,运输到马六甲,原本计划卖10两银子,但是要交10两银子的税,所以必须卖20两银子。



这种价格,让许多买家都望而却步。



所以,北京制造局为了卖出丝绸,将原价定在6两银子一匹,甚至4两银子一匹。



而由于蒸汽机纺织技术的普及,丝绸纺织效率大大提升,成本下降。



北京制造局的一匹丝绸的制造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概是3两,如果原价定在4两,按照欧洲人在马六甲每匹抽10两的规矩,每匹卖14两,北京制造局真正每匹才赚1两。



这个商业行为中,大头都被欧洲人拿走了。



这就真的是跟欧洲人在打工了!



二、大大降低了明朝商人下南洋的风险。



以前南洋是欧洲人的地盘,那些土著狗腿子也会趁机狗仗人势。



明朝商人勤劳肯干,赚的自然就多,自然也就成了海盗们相互争夺的对象。



许多商人出海后,死在海外。



这无疑恶化了商业环境。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彻底打通了东西方商贸。



为什么说彻底打通了东西方商贸?



因为马六甲一旦控制在大明手中,这里的税收政策就掌握在朝廷手里了,这也意味着对西方的定价权掌握在朝廷手里了。



欧洲人以前在这里面拿走大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以后的模式就是,明朝的国营商社将货物运输到这里来,每匹依然卖14两,但是每匹可以赚11两!



如果卖100万匹,就赚1100万两!



以前中间的10两都被欧洲人拿走了,以前卖100万匹,只能赚100万两,现在等于多赚了1000万两。



这还只是丝绸。



还有茶叶、陶瓷、香水、各种香料。



前后满打满算,至少每年可以多赚几千万两!



而朝廷在南部战区一共投了5000万两的军费。



没错,一年就可以赚回来!



这买卖,这投资,爽不爽?



简直爽爆了!



马六甲被拿下来的消息,立刻被往北边送。



欧洲还不知道,马六甲的沦陷,世界格局开始变了。



第946章 世界格局变了[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