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_第1014章 朕有的是钱,拿去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4章 朕有的是钱,拿去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月初八,乾清宫。



李岩说道:“统计到八月结束,吐鲁番种植有3万亩棉花,每亩平均产量450斤,今年收成总量在1350万斤。”



“由于战事的影响,哈密原本10万亩的棉花,今年只有5万亩,不过每亩的产量和吐鲁番一致。”



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可怕了。



两个地方都是棉花高产的地方,吐鲁番是还没有彻底开发。



拿下这个地方的效果立竿见影,棉花直接多出了3600万斤。



一件棉袄用的棉花大概2斤,也就是说,哈密和吐鲁番的棉花,理论上可以做出1800万件棉袄。



这些棉花的质量比关内的要好许多。



更广袤的种植地其实在天山以南,也就是叶尔羌汗国核心领地。



那里可种植的范围更广。



而且吐鲁番和哈密远远还没有开发出来,在21世纪,新疆每年产棉花100亿斤左右。



想想这个数据,如果大明朝的西域哪天能达到这个数字的一半,天下所有老百姓,都会有棉袄穿,有暖和的棉被。



其实这也是民生问题。



朝廷打仗不是穷兵黩武,不是为了面子打仗,也不是为了个人的赫赫武功打仗。



真正打有价值的仗,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该做的。



李岩继续说道:“顺天府的棉花价格从1.5两每石,降到了1两每石。”



“长安、开封、洛阳、太原的棉花价格都有所下降。”



听完这几个数据,崇祯心情顿时舒爽起来。



这仗打的才有价值。



他对柳如是说道:“传令各大报纸,对棉花价格下降做全面报道。”



“是。”



为何要对棉花价格下降做全面报道?



当然是要告诉所有人,打西域这一仗,换回来的结果!



让大家来看看值不值。



值?



好,咱就继续打!



既然民间认为值,那以后打仗,后方的动员不就方便多了么!



还有,朝廷费尽心思打南洋的时候,也有一帮人站出来阴阳怪气讽刺着皇帝穷兵黩武。



现在南洋加安南省,每年送近1亿石粮食到大陆来,那些人也闭嘴了。



如今的沿海,每天都有数千艘商船往来,那些人同样闭嘴了。



而且随着市场的规模一步步扩大,商船的数量还在对应增加。



当然,船只的数量肯定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的。



就先朝廷战船的数量,不可能军委会的人脑瓜子一热:给我造!造几千艘出来!我们有这么大的产能,几千艘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吗!



如果真造了几千艘,是不是要招募对应的海军士兵?



是不是要在海上航行?



这些人没事干,整天干什么?



干键盘吗?



什么?去西征?



西征倒是用不着几千艘战列舰,几百艘绰绰有余。



第1014章 朕有的是钱,拿去花![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