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_第1103章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3章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二十年的西征,在年底进入尾声。



很快已经是崇祯二十一年,从吐鲁番修建到莎车的铁路基本已经竣工。



天山以北的铁路已经铺设到伊犁。



西域大开发战略如火如荼,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人背井离乡,选择西迁。



这给西域输送了新鲜血液。



一代人在西域搭建起来的新城镇、新铁路,无疑冲破了明末以来的地理枷锁。



正如社科院的王夫之所说:“如果说南洋战略打破了大明东部内卷化生态,那么西域大开发,则打破了大明西部内卷化生态。”



“西域的贯通,盘活了甘肃、陕西、宁夏、山西、四川等诸省的经济,为这些省的经济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外向延伸。”



“至于莫卧儿、哈萨克、布哈拉的融汇,则将大明彻底与葱岭以西相连,自唐亡以后,开创了另一个全新的局面。”



崇祯二十一年四月,关于王师西征凯旋的新闻,在报纸上连登半月有余。



这场西征从出发到回来,整整持续了一年多。



据统计,有近十五万人埋骨他乡,包括正规军,后勤部队,还有临时征调的军民。



当然,这个数字作为官方的机密,并未对外公开。



人们看到的是王师凯旋,大获全胜。



阡陌的小老百姓们更多的关心是今年春耕的情况,农闲之余,也会聚集在一起讨论王师西征的一些事。



倒是很快,各地的官方都有编制一些西征小故事,印刷小人书,在各地流传。



从皇帝陛下,到督师、总督,在到集团军军帅,师、旅、团、营,甚至连长等基层军官,都有自己的故事。



还包括大量的普通士兵的故事。



多以正面的形象,描述了他们在面对敌人的时候,不畏艰险、勇敢前行的英勇故事。



还有描写了一些人从小就怀有报效国家的赤诚之心。



这些故事,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都在民间流传。



在这个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小说的年代,这种小人书,是人们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



甚至还有一些人的事迹会被编入到新学的教材。



无论是官方,还是从民间,对这场兴师动众的西征,都持有正面的评价。



对圣武皇帝陛下的英明、高瞻远瞩都怀有由衷的崇敬之情。



四月二十日,崇祯在北京城外,见到了文武百官,也见到了太子朱慈烺。



太子和宰相,率领百官前来迎接圣驾凯旋。



沿途百姓如同长龙,望不到尽头。



君臣在一片其乐融融的气氛下,回了北京。



父子之间也有说有笑,一切似乎都那么的美好。



崇祯问朱慈烺:“去年户部收支如何?”



“回禀父皇,去年国朝总营收越5亿1千万两,开支4亿3千万两,其中西域大开发用度最盛,约1亿两,3亿两为官员俸禄、军费、中原各省交通投入,另外3千万两为海外投入。”



“其中西域大开发,移民一年移入100万人,在天南南路,兴建三座城镇,连通莎车城,形成天南行省城市带。”



“天北行省因战事原因,些许缓慢,也筹备了两座新城,直通伊犁和塔城。”



这些都是当初崇祯制定西域大开发的战略中的一环,内阁作为执行层,这些年其实一直在兢兢业业地执行者皇帝的战略。



太子说的这些,也都是在皇帝大战略的框架内。



崇祯说道:“看来你在户部的成长很大。”



第1103章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