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_第439章 轰到你没脾气!提桶跑路保命要紧!降汉你是有理论基础的!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9章 轰到你没脾气!提桶跑路保命要紧!降汉你是有理论基础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仁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终于是松了口气。



众将皆是松了一口气,精神为之复振。



“只是公达你这条计策,若想要成功,先决条件是我们能突破汉军的围困。”



“城外可是有二十余万汉军,光是城北一线至少有四万左右的汉军。”



“荀令君以为,我们有几分胜算,能突破汉军围营,顺利杀往雁门郡?”



朱灵一席话,给所有人头上泼了一瓢冷水。



曹仁与众将刚刚见晴的脸上,再次蒙上了一层阴云。



荀攸也眉头重新凝起,手捻着细髯,一时束手无策。



除了集中五万兵马,硬着头皮硬冲汉军围营外,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良策。



可以现下的军心士气,在兵力不占优的情况下,硬冲又有几分胜算?



到最后的结局,大概率是强冲无果,拖到汉军援军赶来,趁势将他们这五万兵马,尽数聚歼于北营之外。



大堂内,死一般的沉寂。



所有人脸色阴沉如铁,眉头拧成了麻花,盯着地图苦苦思索。



“骠…骠骑将军,修…修倒是有一条计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沉寂。



众人目光齐转,聚向了角落里的杨修。



这位先前被曹仁大骂,险些一怒之下被杀的杨氏天才,那日之后便低调很多,每每军议都缩在角落里不敢作声露头。



今日当此生死存亡之际,当此军议陷入僵局之时,杨修为了保命,不得不选择发声。



“你…你有什么计策,说来听听吧。”



曹仁的语气不冷不热,曹植之死显然令他对杨修仍旧耿耿于怀。



杨修干咳几声,拱手道:



“骠骑将军,修的计策,便是请荀令君向刘备诈降!”



诈降?



还是荀攸?



众人吃了一惊,诧异茫然目光,齐刷刷又转向了荀攸。



荀攸眼眸瞪大,眼神茫然的却看向杨修。



“荀氏一族乃颍川望族,而颍川现下又为刘备所有,这是荀令君投降刘备的基础。”



“荀文若自尽一事,国中传的沸沸扬扬,流言称是陛下逼迫荀文若自尽。”



“不管是真是假,此事也可以成为荀令君投降刘备的原因之一。”



“故此,攸的计策便是请荀令君修书一封,诈降于刘备,谎称已暗中纠集了一众意欲降汉之徒,将于三日后兵变夺取晋阳南门,请刘备率大军接应。”



“届时刘备必会将主力调集于南门,妄图里应外合由南门杀入我并州,则他其余三门围营之中,定然是兵力空虚。”



“而这时,骠骑将军则可率我五万将士,趁虚从北门突围,定然能一举破围而出!”



“修此计,不知骠骑将军以为可行否?”



杨修道出了自己的全盘布局。



这一次他低调的很,没敢拍着胸脯打保票,计策虽出脸上却看不到往昔那份运筹帷幄的绝对自信。



曹仁脸上却阴云散尽,灰暗的眼神中渐渐涌起喜色。



“好一出诈降计!”



“妙啊,杨德祖,你这一道诈降刘备,瞒天过河之计,当真是精绝之极!”



“好好好,此计一成,你是救了我并州五万将士!”



“你为我大秦,立下了大功啊!”



曹仁是惊喜万分,口中赞许之词不绝,俨然是把当日对杨修的大骂场面抛在了九宵云散。



杨修暗松了口气,嘴角钩起一抹弧度。



他却不敢表露丝毫得意,忙是谦逊的向荀攸一拱手:



“荀令君,修的计策哪里还有破绽之处,还请荀令君赐教指点。”



荀攸沉吟不语,心中细细琢磨着杨修计策。



天下士族皆以家乡为根基,家乡在谁的控制之下,他们往往就效忠于谁。



现下颍川为刘备所占,理论上荀氏一族应当选择效忠于刘备。



只是因当年曹操西退关中,荀彧坚定的选择继续支持曹操,带着他和大批荀氏子弟随曹操西退关中,他荀氏虽失了家乡,却依旧追随曹操。



如今荀彧虽自尽,但曹操对荀氏依旧重用,甚至令他接替了荀彧的位置,坐上了尚书令之位。



表面上看,他似乎并无背叛曹操的理由。



只是放在现下这种被困孤城,性命堪忧的情况下,若刘备向他伸出橄榄枝,他以性命为计,以荀氏前途命运为计,以为荀彧报仇为计,投降刘备倒也说得过去。



权衡良策,思索良久后,荀攸深深吸了一口气。



“德祖此计,虽算不上天衣无缝,却也是精妙绝伦!”



“吾以为,此计可以一试!”



“此计,亦是我们能否成功突围,唯一的机会!”



荀攸给出了立场。



曹仁长吐一口气,眼中残存的一丝顾虑,随着荀攸的表态烟销云散。



第439章 轰到你没脾气!提桶跑路保命要紧!降汉你是有理论基础的![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