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影帝:我谢谢你哦_第七百三十三章 四大奇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三章 四大奇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呦呵!



张远听到李连界说有部片子的事想找自己,立马来了精神。



照理说,老李相较于龙叔,其性格更接近于“孤狼”。



两人的性格差距其实还挺明显的。



从平日里在片场的表现就能看的出来。



李连界是准时上工,准时下工,没事的话,就自己坐着喝喝茶,或者闭目养神,静心宁气。



当然,也不是不理人。



你找他聊天的话,他也能和你娓娓道来。



只是很少主动与所有人详谈。



拍戏时也是,保证自己做到百分百满意就好,别人的表现,那不归自己管。



有导演和制片人在,我就是个拿片酬拍戏的演员。



而辰龙则刚好相反。



如果龙叔不是巨星,只是个跑龙套的,那准被人嫌弃的不行。



四处招猫逗狗,片场头号街溜子。



摄像打光他瞧见了去搭把手。



放饭速度慢,他去帮忙盛汤。



道具搭脚手架,他去扶梯子。



你永远不知道辰龙会从片场的哪个角落冒出来。



就算是刘茜茜和迈扣拍戏,他歇着,或者路过。



瞧见了,都会上去帮两人调整一下动作和姿势。



从上到下,就没有他不干的活。



工作上也是,唱歌出专辑,拍戏当巨星,公益是大佬。



身体好,精力旺盛是一个原因,但心气的确也高,天生就爱教人,当领头羊。



他俩,一个像狼王,一个像狮王。



都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但风格却大相径庭。



所以,老李是不太会主动提出帮助他人的,除非关系特别好,或者对方特别有潜力。



而张远刚好两项都卡到了。



论关系,无论在《霍元甲》片场还是在这儿,他觉得这小子算是自己人。



尤其在之前与辰龙发生各种小磨擦争咖位时,这位小弟都出来调停。



在他心里,觉得对方是偏向自己的。



辰龙其实也是这么觉得,他认为张远是偏向他这边的。



这就是两位大佬的自信。



而且说起来也巧了。



他要聊的这部片子,刚好缺了一个适合张远的角色。



又想到辰龙刚来剧组就开始拉拢对方,还老提起《尖峰时刻3》的事。



而且还故意在自己面前聊。



那意思就是,这小子是我带去好莱坞的!



论带人,李连界真不如辰龙。



论功夫,我比你强!



论名气……我俩打平手!



论赚钱……我承认你比我强一点点。



在老李眼中,他俩棋逢对手。



可张远知道,其实在李连界选择移民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不是辰龙的对手了。



但他自己肯定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误。



而现在,在他眼中是平手的状态下,两人的博弈点,便延伸到了张远头上。



你给他介绍了大片。



我也有啊!



“杰哥,你说的片子……是什么?”张远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答案,只需对方确认。



“你听说过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吗?”



张远用力点点头。



猜对了!



清末四大奇案。



这里说的清末,其实就是老妖婆子当政的那些年。



而所谓的四大奇案在后世来看,其实也没那么“奇”。



主要是时代背景。



在那个信息闭塞,乡野百姓可能连当朝皇帝是谁都不清楚的年月。



书摊,书馆,民间口传的,都是这四个故事。



大家也知道,说书先生那嘴,都是开酱油铺的,添油加醋是最拿手。



于是便越说越奇,越说越怪。



毕竟说书要吸引人,得添加戏剧性。



其中最出名的案子,便是《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



余下还有《杨月楼案》和《太原案》。



最后的,便是这《刺马案》。



这四个故事中,《太原案》一直被认为是捏造编纂的,没有真实历史背景。



而且与剩下三个故事的风格也不同。



剩下三个故事,都包含了对官场黑暗面的描述。



其实最出名的《杨乃武案》,涉及层次也最高,牵扯进了刑部侍郎,浙江巡抚,甚至是左宗棠的势力……就是老外做爱吃的左宗棠鸡的那个左宗棠。



最后是光绪生父醇亲王奕譞下场过问,有点机械降神的感觉了。



但其实故事逻辑是合理的,奕譞出手,是为了帮自己亲儿子光绪和背后的皇宫势力,打压南方的封疆大吏和军阀集团,尤其是湘系军阀。



所以这个故事虽然版本较多,但依旧被认为是有历史事实考究的。



而《刺马案》,则是四大奇案中,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关联最强的。



因为刺马,刺马,可不是刺青,刺身。



是刺杀马新贻的意思。



马新贻是个人名,为皇帝钦点的浙江巡抚,后升任两江总督。



而他正是被刺死在了两江总督的任上。



刺杀他的人,虽然没有定论。



但主流说法就两种,一说是曾国藩,一说是曾国荃。



反正就是这哥俩干的。



而这哥俩则是湘军魁首。



你瞧,《刺马案》和《杨乃武》案,背后的大势力,都是湘军集团。



可见这个尾大不掉的军阀集团,在王朝末期势力有多庞大。



刺马案,那都不是刺钦差,是直接刺杀了两江总督!



杀了的结果呢?



曾国藩接任两江总督,并负责调查此案。



就我查我自己。



“我知道这案子。”张远心中大致回忆一番后答道:“拍过不少电影。”



“对对对,这次就是改编老版的。”李连界见他明白,深感欣慰,省了自己不少解释的功夫。



“片子里有个男三号的角色,现在未定。”



“我觉得挺适合你。”



“你怎么就让他演个男三号啊?”龙叔在旁听着,立马拆台。



“他在《尖峰时刻3》是男几号?”老李转头问道。



龙叔不吱声了。



也是男三。



在《功夫之王》还不如《尖峰时刻》呢,他还得排在迈扣后边。



所以老李说是男三号,其实也不算过分。



男三号不打紧,关键得看男一男二是谁。



李连界和辰龙打头阵,他在后边跟着,不光不丢人,还算沾光。



“这部戏,主要是男人戏。”



“我的男一,刘德桦的男二。”



“男三号,本打算找金城武。”



“可这家伙……哎。”李连界说着说着,都气笑了。



这部戏,当然就是后来的《投名状》。



现在还叫《刺马案》,直接沿用早年邵氏狄龙,姜大卫版的名字。



而早期的演员阵容就比较招笑了。



打算让金城武演老大庞青云,谢霆风演老二赵二虎,陈冠希演老三姜武阳。



得亏改了,否则这片子上映要是刚好撞上“艳照门”,结果都不敢想。



导演,自然是陈可欣。



其实拍这部片子的理由也很简单。



就是看到《英雄》,《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一系列大陆大制作,带动起了整个电影市场的同时,也变相打击了香江影坛。



第七百三十三章 四大奇案[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