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影帝:我谢谢你哦_第一千零六十章 立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六十章 立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事。”



“您不用担心。”



“我们啥关系啊。”



欧洲大陆,法兰西。



张远在放下曾佳的电话后,很快接到了来自冯晓刚的电话。



冯导来电时不光客气,还夹着些小心。



原因是陆穿在发布会上骂街时,带上了他。



“有垃圾电影,就是因为有垃圾观众。”



冯大炮确实说过这话。



而且他说过的“暴论”还不止这个。



若是仔细观察的话,就和发哥反复横跳,说自己要捐出家产一样。



每次发生,都是有电影要上映的时候。



冯导也一样,每回推出暴论,基本都是要炒作新片。



后来在宣发《1942》的时候,还在海外当着外国媒体的面,批评华夏的电影审核制度。



冯导这人,就像王朔说的那样,就是个真小人。



他说这种话,除了宣传,也有“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街”的态度在。



而且冯导能从当年那批大院子弟的小跟班,混成华夏三大导之一,绝对不可能是蠢蛋。



每次电影票房不好时,他才会抱怨,吸引注意力。



同时,这也是一种筛选观众的手段。



骂观众,有人不爽。



但也有支持他的人,觉得说的对。



这部份认为他说的对的人,就会用脚投票,花钱支持他的电影。



但他说这话始终是不地道的,因为他自己也没少拍垃圾电影。



可这话究竟对不对,便见仁见智了。



毕竟一堆哥哥拍的电影电视剧,质量和销量的确存在问题。



冯导打来和他客气,说自己最近和陆穿没有联系。



也不支持他的说法。



冯晓刚看到这新闻时人都傻了!



你发癫就发癫,带上我干吗?



地上的祸不惹,你惹天上的!



谁都不去招惹,你去招惹这小子。



看来你和他是真不熟啊!



而且这几年你怕是拍电影拍傻了,都不怎么了解业内行情。



我们都有意避开,你还主动招惹,牛逼,牛逼,牛逼……



给冯导气坏了。



我和你过这个交情吗,你就用我的话来骂人。



冯导在电话里为了表明立场,以防张远搞他,大声呵斥道。



“恶心!”



“兔子都知道不吃窝边草。”



“全部主演,还当着媒体的面!”



“还让人拍下来,呸!”



“恶心!”



“我都私下说!”



“这种事,有意见可以私下聊。”



“私聊,又费不了多少功夫。”



“哪怕托人打个招呼呢。”



“哪怕偷偷摸摸呢?”



“简直就是土匪!”



“土匪都不如!”



“还想让观众念你的好?”



“就一句话,恶心!”



张远静静听着,等冯大炮喷完了才开口。



他明白,对方气的不是陆穿骂他,而是骂就骂,却连累了自己。



冯导这么干也是有原因的。



现在《叶问》票房不赖,可陈诗人却惨喽!



等式愈发出名,更让一帮乐子人嘲讽《梅兰芳》烂,陈大导不行。



业内人知道业内人。



陈诗人有几把刷子,冯晓刚可清楚。



《梅兰芳》没那么烂,陈诗人水平也没那么次……当然,《无极》除外。



都被这小子整的那么惨,网上一堆嘲笑的,连还嘴都没法还。



甚至他们这帮老家伙都搞不懂这事怎么达成,怎么关联上的。



就和他们也理解不了鬼畜,恶搞,网梗等话题。



都没搞懂,就快被搞死了。



你这货水平还不如老陈呢,你就这么说话?



知不知道什么叫“得罪了方丈还想跑”。



要说陈诗人至少曾经行过。



可陆穿是一直不太行。



《寻枪》好不好?



挺好的。



但一股姜纹味。



说不是姜纹导了半部,那都没人信。



《可可西里》好不好?



很好,还拿奖了。



结果抄袭的。



后来的《王的盛宴》,《九层妖塔》,《749局》,更是“仙人之兮列如麻”。



看得人都麻。



他的事业巅峰水准,就是现在这部《南京南京》。



那为什么《南京南京》能好呢?



就和《寻枪》为什么能好一样,不是陆穿一个人的功劳。



这片子除了老韩,星美的老板覃红也参与了,还有老外投资方,一起压着他。



再加上历史题材,陆穿不敢瞎来,前期调研做的很足。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



《南京南京》这部戏特意采用了黑白胶卷拍摄。



因为这项目是老美资方看完《可可西里》后,主动找到他,花钱想拍一部华夏版的《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也是故意用黑白胶片拍摄,体现那种历史的沉重感。



他模仿了这个表现手法。



而陆穿这个人的画面品味不咋地,色彩修养不是太高的样子。



莫说和老谋子比,与陈诗人比都差远了。



黑白画面很好的遮掩了他的这一弱点。



导演爱自己的作品,如父母爱子。



更何况是花费了数年精力才创造出来的作品。



着急,说不得,可以理解。



但表达态度得注意方式方法。



而陆大导这人,偶尔会狂犬发作,经常偶尔。



是典型的小心眼,气量不大。



在性格方面,其实与陈诗人多有相似之处。



后来就因为《九层妖塔》被同期的《夏洛特烦恼》在票房上虐了,结果追着人家骂了多少年。



《抓娃娃》上映时还在微博上公开表示这片子是“弱智,强碱性电影,是文化的悲哀”。



被人锤爆了,又说自己账号被盗,这话不是他发的。



敢做又不敢当。



欺负的就是沈藤没大背景。



你怎么不敢骂陈诗人他们呢?



因为你们帝圈都是一帮的。



再加上仗着自己是老韩的大宝贝,又有个好爹,与中影关系深厚,一直不缺项目。



更是有恃无恐。



总是一副高高在上,想教育观众的“主流”导演模样。



张远和他没什么交集,上次在影院碰面时对待对方也相当客气。



所以完全没想到会有今天这一出。



造成他也有点懵。



我和你没仇啊?



就因为票房不如我,就犯狂犬病了?



可惜我不是沈藤。



“冯导,我们什么关系,多熟悉,我能不了解您的性格。”



“这事你不会掺和的,准是有人自己脑袋不清楚。”



“太对喽!”冯导听他这么说,放心了不少。



“还有件事,王总让我带个话。”



“他说《叶问》的票房很好,你应该能赚不少钱。”



“里子有了,面子就不要过度强求。”



“因为这件事不好办,《南京南京》这部戏很特殊。”



“他说你很聪明,应该能懂他的意思。”



小王特意让冯晓刚带话给他。



张远点头表示明白,道谢后,才放下电话。



桦宜是为了他好,才提醒?



不至于。



主要是他才演完《风声》,桦宜也怕他出问题,影响自己的作品。



王家哥俩和陆穿认识。



因为他的处女作《寻枪》,老韩当年就是拉上了桦宜一块投的钱。



但是和老韩拉着他们投的《荆轲刺秦王》一样,赔了。



可以说,陆穿和陈诗人这俩坑货是推动桦宜不再用外姓导演,专注培养自己人的动力。



这帮帝圈关系户实在是不行。



尤其陆穿,拍个《寻枪》愣是被姜纹给怼哭了。



当年拍《红高粱》,姜纹也是成天和老谋子呛呛。



并且还当面怼老谋子是头一次拍电影,什么都不懂。



可老谋子也没哭,反而片子越怼越好。



第一千零六十章 立场[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