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吾父耶和华_第8章 中世纪的行会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中世纪的行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盖里斯不只是体验生活,也是在进行统计。



通过对码头工人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加上物价的前后变化,盖里斯大致上确定了提尔的通货膨胀情况。



确实、提尔当下因为大量货币涌入的缘故,处于一个通货膨胀的处境。



这在古代通常来说,是很稀奇的。



绝大多数封建社会体系,都是处于一个慢性通货紧缩才对。



简单点论述,以那位年轻人举例,在过去半年里,其每周工资收入大致增长了50%,而其生活成本,也在这个过程中上涨了40%左右。



不是说日子没有变好,只能说变化很有限,不足以用量变引发质变。



具体到那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年轻人身上,便是多喝了几杯酒,或者说多睡了几晚有女人的被窝。



因为这样变化的缘故,对方倒是对盖里斯这一伙人开始感恩戴德了起来。



在离开码头后,盖里斯又在亚伦的带领下,一头扎进了学徒的世界。



码头因为帕拉丁们的整治,加上那是一个纯粹的体力劳动,并无所谓的技术门槛,因此他们已经是开始迈入工人的身份了。



但作为一个中世纪城市,提尔这座城,真正的经济主体,并非码头,而是行会。



中世纪的行会体制是指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由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的组织,旨在保护其正式成员的经济利益、维护行业标准和促进职业培训。



行会通常根据不同的行业(如铁匠、木匠、面包师等)进行划分,每个行会是一个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组织,类似现代的行业协会或工会。



行会可以说是封建体制下与商品经济不够发达时代的一个产物,行会的组成动机来自于利己主义。



其并非为了夺取封建领主的政权而出现,而是以一个从属的地位、以经济特权为基础建立的私人商业组织。



如果将行会制度总结一下,有三大重点。



第一个重点在于严格的准入制度,控制着本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



第二个在于生产出商品的规格必须统一,对商品质量进行监督。



第三个在于商品的售价是行会统一决定,不能够擅自提价或者降价来在同行业内进行商业竞争。



这三个重点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手段,其目的便在于防止同业行会内正式会员之间的内卷,并进一步垄断市场,同时借助行会的力量去打击那些扰乱“秩序”的散户。



能够成为一个行会中的正式成员,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等于加入了一个“黑帮”。



不管是商品竞争,又或者生活节庆、宗教活动、殡葬礼仪……行会都会插上一脚。



作为一个工匠市民的联合体,其自然而然的,在强大之后,也会具备相当层次的话语权。



只不过,任何组织,在其内部都会存在着差异。



确切点说,只有通过行会的考核才能成为正式的行会成员,否则就只是学徒罢了。



而学徒,在行会中是不享受完整权益的。



“确切说,为了让我成为学徒,我家花了小半年的积蓄。”



亚伦对盖里斯亲口说道。



而如今,花了小半年积蓄才得到的学徒身份,其实也已经作废了。



第四更,然后我看看能不能继续四更



第8章 中世纪的行会[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