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铁路到大明_第346章 嘉靖乾隆为例,贪官升职记【求追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6章 嘉靖乾隆为例,贪官升职记【求追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能是因为初次看这种以诙谐为解说风格的视频,老朱一家子有点不太适应,几乎人人皱眉。



不过并没有谁说什么,且很快为视频内容所吸引。



“在没有电话、卫星、网络的封建社会,如果官职比较小,但又想安全地捞钱,最好的办法就是‘赈灾’。”



赈灾?



除了老朱、马皇后、朱标等少数几个人,其他人听了都一脸讶异。



心想:难道是通过私吞赈灾钱粮捞钱?



其实老朱、朱标也是如此想的。



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的想法太“单纯”了。



只见随着几个丑陋辫子戏剪辑镜头过去,屏幕上浮现四个大字——人血馒头。



“在古代天灾时有发生,恰好你所在州县突发暴雨,水灾已不可避免。”



“既然灾情已经发生,那作为父母官你必不会坐视灾民饿死,而是上报给皇帝。在报灾文书中,你将灾情了事化小、小事化吊。”



???



看到这儿,老朱等脑门子上都冒出了问号,怀疑他们眼睛、耳朵出问题了。



心道:不应该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吗?这“小事化吊”是何意?



后续的解说告诉了他们。



“众所周知,灾情越严重,朝廷给地方减免的税赋越多,甚至还会下发钱粮赈灾。而下发的钱粮越多,捞钱的空间就越广阔。”



“而在通讯条件并不发达的古代,一旦发生天灾,通讯更是难上加难,灾情只能通过‘人’逐级上报。”



“上层与下层之间的不透明,便是你捞钱的保护伞,贪腐之事大有可为!”



朱标、朱棣等人看得直瞪眼,心道:还能这样?



在朱标及朱棣等皇子的认知中,一旦地方发生灾情,虽有谎报灾情之事,但大多是将事情说小,以免因灾情让政绩受损。



他们从未想过,还有官员故意夸大灾情,利用朝廷的赋税减免和赈灾钱粮来捞钱的。



与刘宽交谈较多的朱标甚至不由想到一个词——骚操作。



“为了在不逼反灾民的同时多捞钱,你学习大明武将冒领粮饷军需的先进经验,统计捏造户口11451,有整有零。”



“后世讽刺你‘青钱入手始书名,大半空名点鬼籍。’”



看到大明被阿婆主点名,朱标等不禁担心地看向朱元璋。



好在朱元璋只是微皱着眉头,还未生气。



“你还不算最狠的,乾隆十年的淮安府阜宁县官员,就曾在黄河决口时,捏造户口三万多,人血馒头吃个够,这就是乾隆的盛世啊,真是生生又逝世。”



视频中一直都在放辫子戏的镜头,所以老朱等人都看得出来,该视频应该主要是说历史上清朝的事。



以“乾隆盛世”举例,更证明了这点。



“当然了,朝廷必不会听信你的一面之词,必定会派遣官员来查实。”



“虽然朝廷规定,官员必须实地挨家挨户地访察灾民,但你知道,那些养尊处优的封建主义战士,怎么可能亲临受灾现场呢?大部分都是派手下小吏前往查探。”



“就算真有官员下乡,也好办,你就使银子贿赂他,将他拉上同一条船。”



“一般来说,到这一步就行了,没人会不识时务。你看嘉庆十四年,勘察官员李毓昌,甚至因为不肯同流合污被毒死,这就是不识时务的下场。”



“但你觉得真毒死勘察官员,必会引来朝廷追查,并非良策。于是派人将勘察官员带到灾情最严重、交通最恶劣的地方,拖延时间。”



“而勘察官员时间有限,不可能去到所有地方——那些他来不及去的地方,就只能听你和手下吏员捏造数据了。”



“就这样,谎报灾情得以实现,朝廷的赈济钱粮终于发下来了···”



第346章 嘉靖乾隆为例,贪官升职记【求追订】[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