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铁路到大明_第356章 朱雄英:嘉靖竟是四叔的后代?!【求追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6章 朱雄英:嘉靖竟是四叔的后代?!【求追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很快,镜头转到为首的太监身上,同时旁边出现两列小字——东厂提督太监,冯保。



冯保开口道,“最后问一句,今年腊月为什么不下雪呀?”



镜头又给到那官员,旁边亦出现两列介绍其身份的小字——钦天监监正,周云逸。



周云逸道,“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这时镜头忽然运动起来,转到周云逸背后,却是一名宦官举起木杖就朝周云逸脊背打了下去,将他打倒在地,亦打断了他的话。



看到这里,朱元璋眉头微皱。



因为他对开头这段剧情有种很强的既视感——臣子进谏,皇帝不听,反而当庭杖则觐见之人。



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书万言(过万字)陈述时弊。奏疏里的实际内容并不多,却非要夸用典故、堆砌辞藻,语句更是写得晦涩难懂。



那时茹太素本就因办事不利,从刑部侍郎降到主事职位上戴罪立功,结果没做出什么成绩来,反倒搞了这么一出。



朱元璋当时很不高兴,便将茹太素召来斥责,当庭杖打。



此后,如有臣子经训斥后仍不改错,或惹恼了他,便有可能挨打。



不过在马皇后的劝解下,他倒没有滥用此刑。亲军打人多是用藤条,至多用竹板,可不是像这剧中那么粗长的木杖。



虽说如此,可这剧开头的剧情仍让朱元璋有被讽刺了的感觉。



‘看来拍这剧的后世人对咱有些恶意啊。’



心里如此嘀咕,朱元璋继续看剧。



冯保来到倒地的周云逸头边儿,问:“是谁教你对皇上说这些话的?”



周云逸:“我是大明的官员,尽自己的职责,用不着别人教我。”



冯保听了叹道,“庭杖吧。”



镜头拉远,宦官们在午门前对周云逸施行庭杖。当镜头再次拉近时,周云逸已匍匐在地上一动不动,死活不知。



这时出现了旁白,应该是嘉靖帝的。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从新年初一到十五,朕一个人在玉煕宫,斋戒祈雪。”



虽然只看了个开头,朱元璋却忍不住暂停了电视剧,问:“标儿,你对这开头的剧情怎么看?”



朱标道,“多半是冬日无雪,来年不丰,这钦天监周云逸便借此天时觐见,劝嘉靖帝惩治贪腐。”



“不过,这周云逸若非自愿,而是如那太监所说受人指使,只怕多半暗藏着嘉靖朝清流与妹婿所讲的大贪官严嵩一伙的党争。”



朱元璋点点头,看向朱棣,“老四,你说说。”



朱棣道:“父皇,儿臣看法跟大哥差不多。”



“雄英,你有何看法?”



朱雄英想了想,道:“孙儿认为,就算这嘉靖帝像老师说的一般,纵容严嵩的贪腐集团,这周云逸也不该用天时来劝谏。”



“一则,天时就是一种自然现象,跟皇帝乃至天下任何人都没有关系。”



“二则,若剧中儒家‘天人感应’之说被封为圭臬,周云逸以天时劝谏,就是在说嘉靖失德——嘉靖作为皇帝,肯定是不能承认的,所以这周云逸该打!”



老朱三人前面听朱雄英说天时是自然现象与任何人无关,先是神情一阵古怪——他们虽然也知道此事,可心里其实并未真正接受,潜意识仍有些认可“天人感应”之说。



不过听到第二条,老朱就满意的笑了,拍着朱雄英的肩膀道:“雄英说的不错,这周云逸该打。当然,却不必因此事就将其打死。”



第356章 朱雄英:嘉靖竟是四叔的后代?!【求追订】[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