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铁路到大明_第517章 朱元璋微服私访记(五)【求追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7章 朱元璋微服私访记(五)【求追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然陆直只是曾远远见过朱元璋几次,并未看真切朱元璋的长相,却听他人描述过。再配合陆涛经历的“囚禁”一事,他越发觉得,那老者就是朱元璋!



然后他就联系到了这几天遭遇的一系列事——有人给按察使司他几个亲戚的罪状,御史来滁州察访。



另外还有一则不太确定的谣传:据说太子即位后,朱元璋要搬去凤阳皇宫养老。



虽然京师有火车直通凤阳,但万一朱元璋起了兴趣,中途下车到滁州游玩呢?



想到这里,陆直感觉人都要瘫了,倒退几步,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险些没滑下去。



这给王氏和陆涛吓着了。



“老爷,你怎么了?要不要叫大夫?”



陆涛则道:“爹,就算那致仕的是阁臣、尚书,您也不用这么惊慌吧?”



“阁臣、尚书?”陆直回过神来,随即暴怒,起身按住陆涛就打,“你知道个屁!你这回要坑死我了知道吗?今天我不打死你,就对不起陆家列祖列宗!”



“爹别打了,儿子都不知道错哪儿呀,呜呜···”



“老爷,息怒呀···”



一时之间,陆家闹得是鸡飞狗跳。



···



···



却说朱元璋离开滁州后,一路继续北上。



仍是沿着水泥官道走,中间用双筒望远镜观看田间地头。



让朱元璋欣慰的是,虽然地方上有各种狗屁倒灶的事,但农事却都不错——这一点从田地里庄稼的长势,以及田地里农夫的衣着、神色就能看出来。



江北亦是直隶一部分,如今水利设施修建得相当好,田地不缺用水,也不惧寻常的水灾,再加上一些农家肥、高明种田技术的推广,庄稼长势自然喜人。



农夫也不像以前那样穿着破衣烂衫,乃至衣不蔽体。虽然如刘宽所讲的,农夫们几乎都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但相较于十几年前却好多了。



并且农夫们不再是瘦骨伶仃的模样,脸颊有了肉,甚至看起来气色不错。



到凤阳前,朱元璋几次下车到村庄里去随机挑选农户花钱吃饭,都是和最初的李老汉家差不多,虽然生活中还有许多烦恼,但很多人家盖起了砖瓦房,十天半月能吃一顿肉,生活水平相较于十几年前有了很大提升。



等朱元璋到了凤阳,歇了几日,滁州黑矿场及教育行业的问题锦衣卫也查清楚了,由成纪汇报到朱元璋这里。



啪!



朱元璋看完成纪写的两份奏本后,摔在了桌上。



“吴忠这小子论领兵打仗连他爹三成本事都不到,这为家里捞钱的事儿倒是精通。”



“怎么,难道咱当年赏赐给他家的上千亩田地,每年赏赐的那么多珠宝、宝钞,都不够他们花销吗?!”



成纪低着头,没敢接话。



吴忠是靖海侯吴祯之子,十几年袭封靖海侯,目前领地方卫指挥同知一职。



吴祯及其兄长吴良都是早期追随朱元璋的淮西勋贵,都是在十几年前相继病故的,吴良追封江国公,吴祯追封海国公。



而吴氏兄弟子嗣中目前最受重用的是吴良长子,袭封了定远侯爵位的吴高——其在亲军中担任神策卫指挥使,屡立战功。



除此外,吴良的一个嫡女还是齐王朱榑的王妃。



虽然吴家其他子弟不怎么出色,可在军中势力依旧不小,不是成纪可以置喙的。



而此次锦衣卫查到的滁州黑矿场中,有好几家背后都靠着靖海侯吴忠的关系。若都是普通的石矿,哪怕铁矿,都没什么。



关键是其中竟有一处金矿和一处铜矿!



大明目前对私人盗采金矿、铜矿是严查严办的,吴忠虽身世显赫,可牵扯到这种案子中,怕是也要脱一层皮。



不过,朱元璋虽颇为生气地喷了吴忠一通,却并未交代如何处理此事,而是道:“派人将这两份奏本送回京师,交给皇帝。”



“是。”



显然,朱元璋很克制,退位为太上皇后,不愿再处理这些事,免得皇权被分化。



···



···



京师。



朱标自从即位以来,比以前更忙了,颇有种脚不着地的感觉。



以前是他配合朱元璋处理国事,虽说后面几年他处理得多,但大多是不难决策的事——那些难以决策、需要权衡利弊真正劳心的事都是朱元璋处理的。



如今这部分事都由他处理,而朱雄英因为刚开始接触各种国家大事,自然是从简单的事务入手。



虽然朱雄英也在努力地分担国事,但朱标仍觉忙碌。



此时虽然距离他登基只过去三四个月,但朱标已经想将更多事务交给内阁决策——决策是最劳心的,他如果只看决策是否合适,那就要轻松不少。



这日,看完锦衣卫送来的两份奏本,便道:“雄英,你看看这两份奏本。”



第517章 朱元璋微服私访记(五)【求追订】[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