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官_第129章:神圣而荒诞的汉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章:神圣而荒诞的汉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话说邴原这次来找魏哲,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



由于王芬谋划废立的事还没有暴露,故此华歆、陶丘洪两人只能继续逗留。



无论王芬最后是死是活,两人都得等到此案尘埃落定才能放心。



但这样一来,邴原就有点头疼了。



要知道华歆可是师承前太尉陈球,而这位则是标准的古文经学大儒。



同时华歆也曾在马融门下听讲,算是其门生弟子。



所以别看华歆才年过而立,但他可是与卢植、郑玄等人的小师弟。



当然,华歆与邴原两人倒是没有因此有什么不快,君子和而不同嘛!



可如此一来,郡学里的古文与今文的力量对比就失衡了。



即便邴原是郡学祭酒,但华歆、陶丘洪、孙炎都是古文经学一派。



就这还没有算上会偶尔过来讲学的国渊。



任邴原如何用心讲学,受古文经学影响的求学士子还是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邴原的压力那叫一个大!



他没想到古文经学这么卑鄙,辩经赢不了竟然直接玩阴的。



于是当着魏哲的面,邴原甚至悲声道:“君侯,郡学危在旦夕也!”



此言一出,一时间魏哲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说实在的,他觉得现在的辽东郡学挺好的,学风淳朴,学子用心。



他其实不需要培养出什么大儒,能培养出大量识文断字的基层小吏他就很满足了。



但邴原这个郡学祭酒确实做的兢兢业业,魏哲也不好置之不理。



于是魏哲想了想只能无奈道:“根矩,事已至此,吾亦无可奈何呀!要不,你再邀几位同道大儒过来讲学?”



不得不说,魏哲这算盘打的倒是挺精的,都这个时候了还想薅羊毛。



毕竟无论哪派大儒来辽东郡学授课,受益的终究还是他。



然而魏哲这话一出,邴原却连连叹气不止。



如果能请来,他还至于来找魏哲哭诉么?



要知道当今朝堂承认的官学,可还是今文经学。



别看古文经学近些年在天下的影响越来越大,学习的士子也越来越多,但官方终究没有承认其地位。



太学中的十四位五经博士依旧全都今文经学一派,各以家法传授诸经。



比如《礼》为戴德、戴圣两家;



《诗》为齐、鲁、韩三家;



《书》为欧阳氏、大、小夏侯三家;



《易》为施氏、孟氏、梁丘氏、京氏四家;



《春秋》为严彭祖、颜安乐两家,皆属公羊春秋。



汝南袁氏之所以能起家,其实关键就在于袁绍祖父袁安。当年袁安的祖父袁良不过是一小小县令,甚至父辈都无人做官。



但袁安却通过钻研家传的《孟氏易》成为了五经博士,有了推举门生弟子做官的资格,汝南袁氏这才就此崛起。



后来袁安本人官至司空、司徒,其子袁敞、袁京也皆为司空。其孙袁汤日后也相继担任司空、太尉。



到了这一代,袁汤的子嗣袁逢、袁隗亦为三公。



所谓“四世三公”“天下仲姓”就是这么来的。



可以说汝南袁氏的发达,就是从一个“五经博士”开始。



第129章:神圣而荒诞的汉朝[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