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吾父耶和华_第8章 风雨将至,各方反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风雨将至,各方反应[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顶点小说网] http://m.dingdian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耶路撒冷王国,从其建立之初开始,就是法兰克人的国度。



这是王国建立的基石,没有法兰克人一波接着一波的十字军,就不可能有这个国家的延续至今。



但问题在于什么?



问题在于王国,真的能够依赖于十字军就能长久存在吗?



答案是不可能的。



只要这个国家里三分之二以上的国民,依旧被视为潜在的敌人。



一旦西欧的十字军力量衰落,穆斯林群体的共同意识强化。



那么十字军诸国势必覆灭,再无重建的可能。



国土上的穆斯林,可以说自己迎来了“解放”。



初来乍到的十字军,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说这里不是自己的家乡。



但伊莎贝拉、巴利安、麻风王这样人,能去哪里呢?



国家彻底覆灭之日,即他们无家可归之时。



他们必须做出一个选择,必须凝结出一个新的认同。



盖里斯的出现,使得新认同有了诞生的基石,使得他们的选择不再一厢情愿。



这样的案例,在历史上也并非首次。



911年“步行者”罗洛与当时的“糊涂王”查理三世达成和平协议。



后者将鲁昂及其周边土地赠予罗洛,换取对方的效忠并要求对方改信基督教。



仅一代人之后,诺曼人诞生了。



法语取代了斯堪的纳维亚语言,基督教信仰取代了北欧众神。



这些维京人的后裔,堂而皇之的融入进基督教世界,并在后世“私生子”威廉的领导下、征服英格兰。



当然,诺曼人的出现,是难以复刻在中东地区的。



可由于盖里斯的出现,无论是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他们都出现了一个新的选择。



一个对旧信仰呈明显包含关系的选择。



创造一个有别于天主教秩序的全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耶路撒冷便可以居于其中。



说的粗暴点,就是可以通过盖里斯,争取到更多、更多的本地盟友。



这盟友不只是国家,也是民族、更是那些东正教徒和穆斯林。



十几万人的法兰克人,面对伊斯兰浪潮,便是一条随时会倾覆的海船,在任何一个暴风雨夜,都可能船破人亡。



可如果有上百万认同盖里斯的人,那么面对伊斯兰浪潮时,将是一座礁石,任凭海水冲刷都能巍然不动。



而若是有几百万人相信圣言已经重临大地,盖里斯是行在人间的圣者,那么就将有一次全新的、自三教圣城耶路撒冷为策源地的浪潮,冲向欧陆大地四方。



这并非是要建立什么庞大帝国,但可以确定的是,一旦中东这片土地的宗教格局发生变化,势必有利于王国的延续。



因为国家的可选择的未来变多了。



基于这样的未来目标,那么王国中的东正教徒、还有穆斯林群体,其实便是潜在的“同族”,是可以上桌一起吃饭的对象。



还有一点便在于,伊莎贝拉同旧贵族群体的对抗,并不是为了将权力收归于自己,而是真的要把权力集中于君临议会。



因为唯有这样,才能既用盖里斯的招牌统一人心,又用实际的政治利益将大家捆在一条船上。



权力与责任是匹配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的。



谋求无限的权力,便意味着无限的责任。



如果不让人上桌吃饭的话,那么上不了桌的人,终有一日会连桌都给一同掀了。



【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仓府,所谓上满下漏,患无所救。】



——《尉缭子》



提尔的行宫中,伊莎贝拉与巴利安,还有其他几名骑士,正在进行着各种计算。



提尔领也好、贝鲁特领也罢,并非是什么面积广大的领地,通过初步的走访,或者清点。



虽然不足以将两片领地的人口情况彻底了解,但也足够确定大致的村落数量,以及宗教情况分布。



从这些繁杂的数据中,冷着脸的伊莎贝拉坦言道:“全面放开选举,是不可行的,这点盖里斯也承认。”



“就目前情况来说,我们也不需要全面放开选举。我们只是需要希腊人和撒拉逊人中,诞生一些头面人物,能够和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



“由于我们自身情况,被选举权也需要做出更多的局限。”



一旁的巴利安等人,也都清楚伊莎贝拉口中的局限意味着什么。



经过这长期的博弈与妥协,贵族群体也好、富商群体也罢,都接受了下议院议员是通过选举诞生这条共识。



而什么样的人有资格进行选举,则就是另外一个议题。



教团这边给出的方案在于:一切年满十六周岁的成年人,能使用“简化拉丁语”自己独立默写出参选承诺书的,他们无论男女都有选举权。



“简化拉丁语”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一种语言,相对于拉丁语更简单。



而这个时代的法兰克语,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简化拉丁语”的简化版本,因此传统的法兰克人也能接受。



教团正在整理的各色经书,按照计划,在耶路撒冷王国内(国外的则不做限制,如塞浦路斯)都将以“简化拉丁语”作为书面语言。



换句话说就是,在耶路撒冷王国内,盖里斯神学的信众,更有机会参与进政治权力博弈。



这就是赤裸裸的偏袒,是在为新的共同体、新的民族认同,打下政治利益上的基石。



就在这个伊莎贝拉他们众人激烈讨论方案的时候,一位侍从推开议事厅旁的小门走进来,将一份信递送给伊莎贝拉。



当伊莎贝拉看清信上的火漆印后,她先是一愣,随后原先冷冽严肃的小脸,不由得如花绽放。



可当她拆开这封信,并开始阅读其中内容后。



伊莎贝拉的面色再度冰冷了起来。



“巴利安,我们有麻烦了。”



“怎么了?”



一时间巴利安有些不明所以。



“天启将至。”



当然,事情的情况不一定会恶化到那个地步,但伊莎贝拉他们需要准备好去进行应对,需要派出人手去支援盖里斯。



听着伊莎贝拉将信中的内容复述,在场的这些人,一齐画起了十字。



但与过往不同,这一次场上的众人,并不认为这便是天父要来惩罚世人。



因为盖里斯在那里,盖里斯已经告诉过他们如何抵御瘟疫了。



凡人因为无知而沦丧性命的世代,似乎即将就要结束。



经过一番简短的讨论,披着袍服的伊莎贝拉,开始逐一下达命令。



“普尔多克,你带两个连队的人北上,以最快速度,强行军抵达的黎波里。”



“是!”



“卡菲,你将其他连队的各个卫生员集结起来,开始对港口区居民进行牛痘种植。”



“是!”



普尔多克与卡菲两人,各自行礼,表示他们服从伊莎贝拉的命令。



“提尔城港口,从现在开始,进入检疫时期。”



“任何一条船船员,在无特许证书的情况下,都需要隔离七天后,进行过检疫后才可以下船。”



伊莎贝拉条理清晰的下达着一条条命令,这在一旁的巴利安看来,可以说已经是愈发成熟了。



……



类似的一幕,同样发生在几天前的塞浦路斯。



只不过,同提尔不同,塞浦路斯并无什么内部分歧的问题,短时间内也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改革。



塞浦路斯本身有着完善的自治传统,无论是东帝国、还是阿拉伯帝国,对塞浦路斯的统治,实质上都是以征收贡金为主。



并不会过多干涉岛民的生活。



在没有了艾萨克之后,塞浦路斯岛民们的生活,似乎回归了平静。



但盖里斯的痕迹,终究不可能抹除,有关塞浦路斯之变的消息,也开始顺着过往的商船,向地中海的四方散播。



事实上,现如今的塞浦路斯岛居民,已经因为当初那次三万人规模的游行,在一同见证了盖里斯所展露的奇迹后,进行了集体改信。



当然,岛民们并不觉得自己背叛了信仰,而是觉得自己从一条正确的道路,走向了另外一条更加正确的道路。



可谓是胜了又要胜。



现如今,塞浦路斯岛上,上至神圣主教会议大主教,下至农村里放牛的农民。



“圣者”盖里斯的名号,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而在短时间内,塞浦路斯教会,也因为盖里斯所表露出的“奇迹”,得到了难以衡量的神圣加持。



第8章 风雨将至,各方反应[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